尼父道不行,喟然念泰山。空垂六经文,不睹西周年。
七十二君代,乃有封禅坛。书传多荒忽,谁能信其然。
既尝小天下,复观邃古前。羲黄与尧舜,荡灭同云烟。
社首卑附地,徂徕高摩天。下视大海旁,神州自相连。
天地有变亏,何人得升仙。遗弓名乌号,桥山葬衣冠。
末世久浇讹,孰探幽明原。三万六千年,山崩黄河乾。
立石既巳刓,封松既已残。太阳不东升,长夜何漫漫。
哀哉一颜渊,独立瞻吴门。疲精不肯休,计画无崖垠。
复有孟子舆,眷眷明堂言。庶几大道还,民质如初元。
上采黄金成,下塞宣房湍。何时一见之,太息徒潺湲。
登岱。清代。顾炎武。 尼父道不行,喟然念泰山。空垂六经文,不睹西周年。七十二君代,乃有封禅坛。书传多荒忽,谁能信其然。既尝小天下,复观邃古前。羲黄与尧舜,荡灭同云烟。社首卑附地,徂徕高摩天。下视大海旁,神州自相连。天地有变亏,何人得升仙。遗弓名乌号,桥山葬衣冠。末世久浇讹,孰探幽明原。三万六千年,山崩黄河乾。立石既巳刓,封松既已残。太阳不东升,长夜何漫漫。哀哉一颜渊,独立瞻吴门。疲精不肯休,计画无崖垠。复有孟子舆,眷眷明堂言。庶几大道还,民质如初元。上采黄金成,下塞宣房湍。何时一见之,太息徒潺湲。
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 ...
顾炎武。 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
题郡园亭馆。宋代。赵抃。 为爱东园四照亭,剪开繁木快人情。新秋雨过閒云卷,十里南山两眼明。
颂古十七首。宋代。释师观。 唇上碧斑宾豹博,舌头当的帝都丁。频呼小玉元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。
谈心握手细论交,冲雨何妨晓出郊。空谷有缘频倒屣,草堂无径欲诛茅。
且凭尊酒攒幽思,未暇炎凉与世嘲。此别思君无个事,山门惟许一僧敲。
夏日沈石圃云静野邢文台陈仰坡夜宴石圃分韵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张子翼。 谈心握手细论交,冲雨何妨晓出郊。空谷有缘频倒屣,草堂无径欲诛茅。且凭尊酒攒幽思,未暇炎凉与世嘲。此别思君无个事,山门惟许一僧敲。
被西风吹不断新愁。吾归欲安归。望秦云苍憺,蜀山渺渀,楚泽平漪。鸿雁依人正急,不奈稻粱稀。独立苍茫外,数遍群飞。多少曹苻气势,只数舟燥苇,一局枯棋。更元颜何事,花玉困重围。算眼前、未知谁恃,恃苍天、终古限华夷。还须念,人谋如旧,天意难知。
八声甘州·被西风吹不断新愁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。吾归欲安归。望秦云苍憺,蜀山渺渀,楚泽平漪。鸿雁依人正急,不奈稻粱稀。独立苍茫外,数遍群飞。多少曹苻气势,只数舟燥苇,一局枯棋。更元颜何事,花玉困重围。算眼前、未知谁恃,恃苍天、终古限华夷。还须念,人谋如旧,天意难知。
山脚散步由舍北归。宋代。陆游。 空碧升团月,江郊弄夕霏。生涯今始是,年事古犹稀。冰解鱼初跃,风和雁欲归。兴来忘远近,草露已沾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