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思何妨在玉琴,真僧不见听时心。
离声怨调秋堂夕,云向苍梧湘水深。
僧院听琴(一作宿藏公院听齐孝若弹琴)。唐代。杨巨源。 禅思何妨在玉琴,真僧不见听时心。离声怨调秋堂夕,云向苍梧湘水深。
唐代诗人。字景山,后改名巨济。河中(治所今山西永济)人。贞元五年(789)进士。初为张弘靖从事,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,迁虞部员外郎。出为凤翔少尹,复召授国子司业。长庆四年(824),辞官退休,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,食其禄终身。关于杨巨源生年,据方崧卿《韩集举正》考订。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作于长庆四年(824),序中述及杨有“年满七十”、“去归其乡”语。由此推断,杨当生于755年,卒年不详。 ...
杨巨源。 唐代诗人。字景山,后改名巨济。河中(治所今山西永济)人。贞元五年(789)进士。初为张弘靖从事,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,迁虞部员外郎。出为凤翔少尹,复召授国子司业。长庆四年(824),辞官退休,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,食其禄终身。关于杨巨源生年,据方崧卿《韩集举正》考订。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作于长庆四年(824),序中述及杨有“年满七十”、“去归其乡”语。由此推断,杨当生于755年,卒年不详。
江行杂感 其一。清代。王孙蔚。 才离越岭又吴湄,寥落江湖忆故居。感愤千秋《鹦鹉赋》,雅骚一代《鹧鸪》诗。篱栽黄菊知今是,路入桃花自古疑。乘兴莫停明月棹,辋川山色待王维。
归义云松禅师敕封郎官寄赠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如何尘外侣,亦受世间名。佛果修无漏,官阶号不更。紫衣宫锦制,丹诰法音迎。为问酬恩地,朝朝梵诵声。
赠庐山僧。唐代。张祜。 一室炉峰下,荒榛手自开。粉牌新薤叶,竹援小葱台。树黑云归去,山明日上来。便知心是佛,坚坐对寒灰。
仲常龙图自广移帅闽。宋代。郑侠。 去年牙戟海边城,空望门阑涕泗横。今日去旄东向梦,那知高纛此中迎。岂非丈席谐瞻对,亦似云衢有否亨。十年余年想谆诲,更期朱玉似河倾。
南湖行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曾巩。 东南溪水来何长,若耶清明宜靓妆。南湖一吸三百里,古人已疑行镜里。春风来吹不生波,秀壁如奁四边起。蒲芽荇蔓自相依,踯躅夭桃开满枝。求群白鸟映沙去,接翼黄鹂穿树飞。我坐荒城苦卑湿,春至花开曾未知。荡桨如从武陵入,千花百草使人迷。山回水转不知远,手中红螺岂须劝。轻舟短楫此溪人,相要水上亦湔裙。家住横塘散时晚,分明笑语隔溪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