夸父逐日有馀力,驱万白蜺飞练织。连天照耀作夜明,涌池培堆惊壤息。
竹高已学枪头势,梅近犹能半面识。坡翁笑效六一体,八章联翩韵声色。
麻衣忽见蜉蝣阵,砚池观鱼来紫石。郑谷祗解瘦寒句,江上渔蓑正披得。
何如囊锦生縠纹,兔园老笔阳春墨。
和葺芷雪韵 其二。宋代。郑清之。 夸父逐日有馀力,驱万白蜺飞练织。连天照耀作夜明,涌池培堆惊壤息。竹高已学枪头势,梅近犹能半面识。坡翁笑效六一体,八章联翩韵声色。麻衣忽见蜉蝣阵,砚池观鱼来紫石。郑谷祗解瘦寒句,江上渔蓑正披得。何如囊锦生縠纹,兔园老笔阳春墨。
郑清之(1176—1251)南宋大臣。初名燮,字德源、文叔,别号安晚,庆元道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嘉泰二年进士及第。历官光禄大夫,左、右丞相,太傅,卫国公(齐国公)等。淳祐末年,元兵大举侵宋,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,未能实施,而后退仕隐居,諡忠定,著有《安晚集》六十卷。 ...
郑清之。 郑清之(1176—1251)南宋大臣。初名燮,字德源、文叔,别号安晚,庆元道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嘉泰二年进士及第。历官光禄大夫,左、右丞相,太傅,卫国公(齐国公)等。淳祐末年,元兵大举侵宋,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,未能实施,而后退仕隐居,諡忠定,著有《安晚集》六十卷。
送许云程大行奉使还琼为宫保海公营墓。明代。王弘诲。 清朝耆硕里中闻,敕葬新恩借使君。海上松楸覃雨露,日边剑舄拥风云。茂陵遗草归时奏,庾岭寒梅到处芬。知是灵均门下客,大招何处拟骚文。
横浦十咏 其八 东坡祠。宋代。刘黻。 何年海上还,坐镇此山川。笔砚归京阙,衣冠带瘴烟。一生忠胆在,万古党名传。吾道多流落,西风问老天。
云山图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王鏊。 天将雨,山出云,平原草树杳莫分。须臾云吐近山出,远岫婪酣吞欲入。映空明灭疑有无,先后高低殊戢戢。想当画史欲画时,磅礴含章几回立。忽然纸上玄云翻,雨脚旋来风势急。至今蔚荟吹不散,白昼高堂空翠湿。雷声虺虺天冥冥,山前不见行人行。鹧鸪啼断山雨歇,石桥小濑湔湔鸣。丛林屋角参差倚,落红满庭人未起。凭谁说与顾虎头,写置幼舆岩石里。
三台令 其五。。刘蘅。 江畔。江畔。独立昂头霄汉。秋晴月色凄盛清。催诗试我性灵。灵性。灵性。水淡烟柔风劲。